送朱大归淮养亲

旅棹历淮阳,春亭酒正香。
贤兄开绛帐,季弟侍萱堂。
郢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
一杯分散后,归雁是同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朱大归淮养亲》是明代诗人林鸿所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林鸿,字子羽,号莲社高士,福建闽县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及书法家。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旅棹历淮阳,春亭酒正香。贤兄开绛帐,季弟侍萱堂。郢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一杯分散后,归雁是同行。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春景图,春亭上的美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美好。
  • 人物关系:通过“贤兄”和“季弟”的称呼,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他们不仅在物质上互帮互助,更在精神上相互扶持。
  • 象征意味:诗中的“郢树”与“吴”,暗示了地域与文化的交融;而“淮流入海长”则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如同江水一般,源远流长。
  • 结尾感慨:结尾处“一杯分散后,归雁是同行”,表达了一种分别之后依然心心相印的美好愿望。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送朱大归淮养亲》不仅是林鸿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文人对友情、亲情及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达。
  • 艺术成就:此诗在形式上属于五律,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作者境遇:作为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林鸿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深刻影响了其作品的风格和深度。

《送朱大归淮养亲》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友情、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