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澄秋夜,新凉变乾坤。
双眸瞩元象,仰见天之交。
红轮忽东驾,转盼复西奔。
谁挥鲁阳戈,息养瞬亦存。
未悟元神宅,安知灏气门。
贤哉展禽子,能使薄夫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沆瀣澄秋夜,新凉变乾坤。
双眸瞩元象,仰见天之交。
红轮忽东驾,转盼复西奔。
谁挥鲁阳戈,息养瞬亦存。
未悟元神宅,安知灏气门。
贤哉展禽子,能使薄夫敦。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一》是宋朝时期文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以下是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尊。
创作背景:此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所作,创作于他斋居无事之际。朱熹生活在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儒家经典和哲学的深入研究。
诗歌赏析:朱熹通过对宇宙生成、天地运行规律以及人的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与道德和谐统一的理解。诗中“仰观玄浑周”一句,描绘了观察自然界广阔深邃的景象,而“一息万里奔”则形容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一》是朱熹在特定情境下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朱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哲理的独到见解,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