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事薇垣夜坐偶作

衰病谁堪百虑并,偶来一榻坐残更。
文章合是西厅事,簿领何烦别署名。
高阁风传疏漏下,虚庭露洗暗凉生。
多情惟有霜台月,还向薇垣照独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署事薇垣夜坐偶作》是明代杭济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杭济(1389年—1462年),明朝时期的文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作中常带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怀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沉思。
  1. 原文及译文
  • 原文:衰病谁堪百虑并,偶来一榻坐残更。文章合是西厅事,簿领何烦别署名。高阁风传疏漏下,虚庭露洗暗凉生。多情惟有霜台月,还向薇垣照独清。
  • 译文:面对衰老和疾病,我倍感忧愁,只能偶然躺在这小桌旁度过漫漫长夜。我认为文章应当是处理政务之事,而不必再为那些琐事烦心。当风吹过高阁,传来疏漏的声音;月光洒在空荡的庭院里,带来一丝凉意。唯有那明亮的霜台月亮,依旧照耀着我独自的身影。
  1. 作品赏析
  • 该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受到赞誉。杭济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衰病”和“百虑”,反映出诗人在仕途上遭遇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比政务工作的繁忙与个人的闲适生活,诗人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境界,那就是在繁忙之余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1. 写作背景
  • 诗的创作可能与杭济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作为一位文人,杭济很可能处于一个多变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挫折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署事薇垣夜坐偶作》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夜晚的独坐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

《署事薇垣夜坐偶作》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政治、社会和个人命运进行思考的产物。杭济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