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映水夹堤红,萧飒平原古郡东。
谐谑苦无方朔1智,江湖徒有魏牟忠2。
傍人见笑歌渔父,吊客相逢说塞翁。
此意虽同吾更远,天涯尽处置微躬。
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是明代诗人岳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平原风光画面,同时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世界。
诗中的“蓼花映水夹堤红”勾勒出德州平原上的美丽景色,蓼花在微风中摇曳,其红色点缀于碧绿的水边,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而“萧飒平原古郡东”则进一步衬托了德州这片古老土地的独特魅力,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谐谑苦无方朔智,江湖徒有魏牟忠”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感慨。这里的“方朔”和“魏牟”均指古代传说中的智者,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他的政治抱负与现实的落差。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心声和思想状态。
“傍人见笑歌渔父,吊客相逢说塞翁”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态度。这里用渔父和塞翁的形象来比喻自己,渔父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和塞翁对于未来变化的淡然处之,都传达了一种超越困境、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政治境遇。通过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双重描绘,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