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映水夹堤红,萧飒平原古郡东。
谐谑苦无方朔1智,江湖徒有魏牟忠2。
傍人见笑歌渔父,吊客相逢说塞翁。
此意虽同吾更远,天涯尽处置微躬。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是要求分析诗歌的颈联,然后把握颈联的意思,再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
- 蓼花映水夹堤红,萧飒平原古郡东:首联写景,描写了诗人经过德州时看到的景色:岸边的蓼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与堤岸的红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鲜艳;辽阔平坦的平原上,古老的德州城东边,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
- 谐谑苦无方朔智,江湖徒有魏牟忠:颔联写议论,说到了作者与许阁老的关系:自己与许阁老之间,彼此之间的交往就像古人所讲的“方朔”那样,虽然能够开玩笑,但却没有智慧;自己的“魏牟”,也只不过是一个“忠”字,但是却没有用武之地。
- 傍人见笑歌渔父,吊客相逢说塞翁:颈联通过描写“傍人”和“吊客”的言行,来衬托作者的心境:他们看见我这样“不肖”,都会嘲笑我的无能,甚至会讥讽我是“渔父”和“塞翁”;但是我并不气馁,也不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 此意虽同吾更远,天涯尽处置微躬:尾联点明主题,抒发了自己虽然与许阁老的关系疏远了,但是自己仍然坚持信念,继续努力向前的精神。
【答案】
(译文)蓼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与堤岸的红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鲜艳;辽阔平坦的平原上,古老的德州城东边,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我们彼此之间交往就像古人所讲的“方朔”那样,虽然能够开玩笑,但却没有智慧;我的“魏牟”,也只不过是一个“忠”字,但是却没有用武之地。人们看见我这样“不肖”,都会嘲笑我的无能,甚至会讥讽我是“渔父”和“塞翁”;但是我并不气馁,也不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尽管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但是我们仍然坚持信念,继续努力向前。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当时王建已任左拾遗、工部侍郎等职,与许孟容的关系已经疏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许孟容的深厚感情。全诗以“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为题,以叙事为主,通过叙旧、抒怀、抒情等方法来展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
前两联描绘出一幅苍凉悲壮的图卷。首联写景,描绘了诗人经过德州时看到的景色:岸边的蓼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与堤岸的红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鲜艳;辽阔平坦的平原上,古老的德州城东边,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这既是写实的景物描写,也是暗喻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形势险恶。颔联写议论,说到了作者与许阁老的关系:自己与许阁老之间,彼此之间的交往就像古人所讲的“方朔”那样,虽然能够开玩笑,但却没有智慧;自己的“魏牟”,也只不过是一个“忠”字,但是却没有用武之地。
前两联写景抒情,后两联写议抒情,最后两句以“此意虽同吾更远,天涯尽处置微躬”收束全篇,表达了作者对许阁老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乐观自信,体现了王建的豪放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