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顺德于鳞二首 其一

闻君出帝关,手握五马符。
朝发庐龙沟,夕息涿鹿途。
白玉挂君衣,黄金耀君躯。
恁意殊扬扬,千骑为前驱。
雄声满四隅,英名照八区。
观者拥长路,皆言使君殊。
使君自有志,岂为功名图。
一麾乃出守,悲哉吾道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顺德于鳞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宗臣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李顺德的形象和其辉煌的成就,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宗臣,字子忠,号方城,又号东山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
    闻君出帝关,手握五马符。
    朝发庐龙沟,夕息涿鹿途。
    白玉挂君衣,黄金耀君躯。
    恁意殊扬扬,千骑为前驱。
    雄声满四隅,英名照八区。
    观者拥长路,皆言使

  2. 诗意解析

  • 闻君出帝关:这句描述了李顺德从皇帝身边走出的情景,意味着他获得了重要的使命或权力。
  • 手握五马符:五马符象征着权力和责任,意味着李顺德即将承担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 朝发庐龙沟,夕息涿鹿途:描述了李顺德出行的场景,庐龙沟和涿鹿都是地名,可能暗示了他前往的重要地点。
  • 白玉挂君衣,黄金耀君躯:这里的“白玉”和“黄金”都是贵重物品,象征荣耀和尊贵。这表明李顺德的高贵身份和他即将获得的荣誉。
  • 恁意殊扬扬,千骑为前驱:这句话表达了李顺德意志坚决、志在千里,如同千军万马跟随在他身后一样。
  • 雄声满四围,英名照八区:这里的“雄声”和“英名”都是正面的评价,表明李顺德的名声远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观者拥长路,皆言使:描述了许多人围绕着李顺德,都在谈论着他即将到来的事情。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重要性和即将到来的任务。

《寄李顺德于鳞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赞美诗,也是一篇政治寓言。通过对李顺德的描述,宗臣表达了对其能力和成就的赞扬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环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明朝文人政治态度和社会观念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