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宝塔寺

禁城西畔旧禅房,松桧阴阴日转廊。
隔院静闻棋子落,垂帘深护菊花香。
只缘帝里红尘扰,始觉空门白日长。
两度经过留不得,买山犹自愧支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过宝塔寺》是明代著名诗人文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苏州府长洲人。他是明代的杰出文学家,以书画见长。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 文彭是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广泛赞誉。他的书法被誉为”吴门四大家”之一,绘画则以山水、花鸟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充满生活气息。
  1. 原文及译文
  • 原文如下:“禁城西畔旧禅房,松桧阴阴日转廊。隔院静闻棋子落,垂帘深护菊花香。祗缘帝里红尘扰,始觉空门白日长。两度经过留不得,买山犹自愧支郎。”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通过描述一个古老的宝塔寺以及其中的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于喧嚣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禁城西畔”暗示了寺庙的位置,而“松桧阴阴”、“棋子落”、“菊香”等意象则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1. 创作背景
  • 根据历史记载,《再过宝塔寺》的创作时间是在文彭晚年时,这一时期的文彭可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变迁和思考。这种经历使得他在诗中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述传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展示了其精湛的文学才华。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帝里红尘扰”、“空门白日长”,这些表达都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再过宝塔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