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娈童诗

分明杨柳絮,捏作一妖童。
倚发方萧史,风流轶子充。
袂裁垂手翠,裤剪合欢红。
割袖邀深爱,分桃莫恼公。
香奇疑是窃,憨稚总成聪。
髻幻吴宫女,腰逾楚国娀。
引歌秋露滴,吐气石兰融。
密意遗栀子,幽欢拾鹿葱。
彩毬铜沓弄,双陆蜃窗攻。
举袂扶雕辇,盘靴怯宝骢。
乘酣春选梦,馀兴夜吹铜。
行雨非巫峡,牵云笑螮蝀。
前鱼未应泣,怜惜剩秦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娈童诗》是清代诗人周拱辰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周拱辰,字孟侯,浙江桐乡人,有丰富的文采和学术成就,曾创作如《庄子影史》、《离骚草木史》、《圣雨斋诗文集》等作品。
  2. 诗歌原文:分明杨柳絮,捏作一妖童。倚发方萧史,风流轶子充。袂裁垂手翠,裤剪合欢红。割袖邀深爱,分桃莫恼公。香奇疑是窃,憨稚总成聪。髻幻吴宫女,腰逾楚国娀。引歌秋露滴,吐气石兰融。密意遗栀子,幽欢拾鹿葱。彩毬铜沓弄,双陆蜃窗攻。举袂扶雕辇,盘靴怯宝骢。乘酣春选梦,馀兴夜吹铜。行雨非巫峡,牵云笑螮蝀。前鱼未应泣,怜惜剩秦宫。
  3. 诗歌赏析:此诗作为一首五言排律,其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幻想与现实交错的少年形象,通过对少年外貌及举止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一个既娇柔又狂野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4.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多有涉及男女情爱的作品。周拱辰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于青春与爱情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反思。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续娈童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力。
  6. 历史地位:在文学历史上,这首诗虽不如一些著名古诗那样广为人知,但依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反映了清代诗歌的某些独特风格,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续娈童诗》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华,还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变迁带来的丰富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