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成游览,名山气郁葱。
星临箕度北,龙结太行东。
万壑争回马,千流竞引虹。
云霞连朔漠,台殿倚鸿蒙。
鸟背岩松落,螭头石窦通。
晴光含淑景,黛色照长空。
野药低垂蔓,山花半隐红。
乍惊栖阆苑,复讶入崆峒。
地胜尘嚣迥,心闲物我同。
悠然发长啸,遗响落飘风。
登玉泉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玉泉亭》是明代诗人周金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周金,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庚,号约庵,正德三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累迁户科都给事中。曾疏请罢中官迎佛及监织造。嘉靖间官右副都御使,巡抚宣府,内抚军情,外策强敌,人以为才。改抚保定,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诗歌原文:胜日成游览,名山气郁葱。星临箕度北,龙结太行东。万壑争回马,千流竞引虹。云霞连朔漠,台殿倚鸿濛。鸟背岩松落,螭头石窦通。晴光含淑景,黛色照长空。野药低垂蔓,山花半隐红。乍惊栖阆苑,复讶入崆峒。地胜尘嚣迥,心閒物我同。悠然发长啸,遗响落飘风。
主题分析:《登玉泉亭》通过描绘登玉泉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诗中不仅刻画了名山的壮丽景色,如“万壑争回马,千流竞引虹”,还通过“晴光含淑景,黛色照长空”等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超然态度,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找寻心灵寄托的愿望。
艺术手法:周金在《登玉泉亭》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他采用了排律的形式,这种形式要求诗人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结构布局能力,能够将散见于各处的诗句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次,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如将“云霞连朔漠”比作“星临箕度北”。此外,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如同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登玉泉亭》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也同样值得关注。周金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