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辽后三首 其二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
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
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
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
持刀抽身去,岂得顾子孙。
尚闻有虎符,科积穷丘原。
万人奋其怒,欲出舌复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的作者和内容。
A. 《出辽后三首》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组诗,共三首,写于他离开蒙古草原到东北地区做官之后。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

B. 萨都剌(1279年-1348年),字天锡,号西归老人、东坡居士等,元代著名诗人,其诗风与黄庭坚相近。
《出辽后三首 其二》是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景象。

C. 1. 前两句“草木春无限,山河去几时”描绘了草原上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画面。

  1. 后两句“水连辽海阔,云接大荒迷”则展现了辽阔无垠的边塞风光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