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村小隐

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
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
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桐村小隐》是一部明代官员、书画家姚绶的诗歌作品,描绘了桐树繁盛、儿童耕作、鸥鹭识琴等田园风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姚绶: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官场到艺术创作的转变,留下了大量书画作品,其诗歌也颇具特色。
  1. 诗歌原文
  • 河流南入市,径路北通村:描述了村庄的位置和周边的自然环境。
  • 新结草堂好,旧栽桐树繁:描绘了村落中新建的草堂和茂盛的桐树。
  • 儿童知稼穑,鸥鹭识琴樽: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有客问奇字,乘舟直到门:展现了诗人与来访客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1. 诗歌鉴赏
  • 语言风格:《桐村小隐》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田园风光的美丽景象。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 艺术手法:姚绶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桐村小隐》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姚绶艺术成就的体现。它不仅是一个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还是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珍视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