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头。
我家门前水,亦向桐江流。
我行为客久,十载京华留。
昨来过彭泽,一泛南湖舟。
瞻望故乡水,衷情思悠悠。
况此故乡客,同宗复绸缪。
去家六千里,相见蓟城陬。
见君令我喜,别君令我愁。
君归桐江上,为我报汀鸥。
乞身在旦暮,忘机共优游。
送子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子宣》的文学赏析
周忱的《送子宣》,一首流传于明末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成为明代诗歌的瑰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离愁别绪的抒发,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相遇与别离的深刻反思。
诗中描绘了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的心境,他的家园、水路与故人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头”,这句不仅勾勒出了两地的地理特征,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紧接着,“我家门前水,亦向桐江流”则巧妙地以水的流向隐喻时间的流转与距离的遥远。
周忱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我行为客久,十载京华留。”这句话反映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的生活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其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及对未来归途的渴望。“昨来过彭泽,一汎南湖舟。”则是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感受,南湖之游让他回忆起过往的欢愉时光,而这种怀旧之情更增添了离别时的惆怅。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亲情的依恋。“瞻望故乡水,衷情思悠悠。”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故乡的水景,更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故土的深深思念。“况此故乡客,同宗复绸缪。”进一步强调了虽然身处异乡,但与故乡的紧密联系让诗人感到无比温暖。
周忱在诗尾写到“去家六千里,相见蓟城陬。”这不仅是对自身旅程的总结,也透露出对重逢之日的无限期盼。“见君令我喜,别君令我愁。”诗人的情感在这简短的两句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喜悦与忧愁交织成一幅复杂的情感图谱。
通过对《送子宣》这首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周忱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通过诗歌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友人的深情,都体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更是我们理解古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