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长沙怀贾太傅

楚云万里望京华,贾传南迁路未赊。
谁料逐臣今更远,春风三月过长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长沙怀贾太傅》是明代诗人方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深情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人背景
  • 作者简介:方沆,字子及,莆田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云南提学佥事,谪知宁州有猗兰堂槁。方沆的一生经历了官场的起伏,最终因直言被贬至宁州,但他的作品却依然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 创作背景:《次长沙怀贾太傅》作于其谪居宁州之时。在这一时期,方沆远离了京城,心中自然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故友贾谊的怀念。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1. 诗歌原文
    楚云万里望京华,
    贾传南迁路未赊。
    谁料逐臣今更远,
    春风三月过长沙。

  2.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的“楚云万里望京华”描绘了诗人遥望着远方京城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 情感真挚:从“谁料逐臣今更远”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贾谊(太傅)的深情怀念。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如“楚云”、“春风三月”等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1. 历史背景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次长沙怀贾太傅》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态。
  • 历史意义:诗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士人的生活状态。
  1. 社会影响
  • 文学流派:方沆的这首作品属于明代诗歌的一个独特流派,即以抒情为主的诗歌。这种倾向在当时文人群体中较为普遍,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 文化传承:尽管方沆身处逆境,但他的文学作品却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次长沙怀贾太傅》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色,更在思想内容上深刻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方沆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