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游方丈歌为刘嗣庭赋

吾爱淮南王,种桂小山里。
日与八公徒,虚游闲遁世。
刘郎今是淮南孙,束书不谒诸侯门。
东望蓬莱觅方丈,扶摇欲驾天池鹍。
秀眉长身发如漆,惊座高谈颇奇逸。
浩然俊气横清秋,穷途懒屈黄金膝。
弱水岂无路,飞仙邈难期。
蜕骨果有术,富贵将焉为。
男儿胸次隘八区,托身何处山岩居。
但令忘世即嘉遁,漫游天地背蘧庐。
朝揖洪崖君,暮接浮丘伯。
挂剑扶桑枝,种玉蓝田石。
时人不识烟霞踪,南征北走如旋蓬。
九市滚滚炎埃红,白云半间谁与同。
我有十笏地,篝卜围香风,乃在天竺飞来之鹫峰。
斯当扫月渡双涧,金沙别种金芙蓉。
燕坐狮子床,篝灯听微钟。
愿洗玻璃酌甘露,散花三绕毗耶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遁游方丈歌为刘嗣庭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古风诗歌。这首诗是蒲庵禅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王的敬慕之情以及对古代贤者的怀念。

诗中通过“吾爱淮南王,种桂小山里”两句,描述了诗人对淮南王的敬仰之情,同时“日与八公徒,虚游闲遁世”则描绘了诗人与其师友在山林中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接着,诗中的“刘郎今是淮南孙,束书不谒诸侯门”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身为现代之人,但依然保持着古代贤者的精神风貌,不为权势所屈,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和原则。最后两句“东望蓬莱觅方丈,扶摇欲驾天池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超越凡俗、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

《遁游方丈歌为刘嗣庭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高尚情操的向往,也启示着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