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竹枝歌二首 其一

吴江长桥如长虹,西来太湖桥下通。
我家落日水如镜,照见人影在波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一》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太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以“吴王城畔水悠悠”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吴王城畔”指的是苏州古城,而“水悠悠”则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古城周围的河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接着,诗人通过“绿波摇动画图中”一句,将太湖的美景比作画中的美景,进一步突出了其美丽动人的特点。

诗人通过“美人如花隔江笑”一句,引入了另一个意象——“美人”。这里,诗人以美人为喻,形容太湖之水清澈透明,如同美人般美丽动人,同时也暗示了美人如水一般柔美、温柔。

诗人又通过“采莲舟上笑声多”一句,将镜头转向了采莲人。这里的“采莲舟”指的是采莲船,而“笑声多”则传达了采莲人的欢快心情。在这里,诗人通过描述采莲人的快乐生活,进一步衬托了太湖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诗人以“不知何处觅知音”一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在这里,“知音”指的是能理解和欣赏自己诗歌的人,而“觅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将太湖的自然美景、美人如花的柔美、采莲人的欢乐以及知音难寻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诗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