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陈永之

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
贤者留相忆,空家住又谁。
草蛩悲语在,树鹊故巢移。
仁义一如此,令人心未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陈永之”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生平:“经陈永之”的作者是明代著名艺术家、文学家沈周。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出生于长洲(今属苏州),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和画家。他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沈周一生未仕,却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他的画艺在当时极为出名,尤以山水画见长;同时,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其诗作风格豪放不羁,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及翻译:“经陈永之”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  
贤者留相忆,空家住又谁。  
草蛩悲语在,树鹊故巢移。  
仁义一如此,令人心未夷。  

这首诗的大意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首句“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昔日的街道如今变得不再熟悉,暗示着世事沧桑。接着,“贤者留相忆,空家住又谁”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贤者的追忆以及对现今无人居住的家园的感伤。最后两句“草蛩悲语在,树鹊故巢移”则进一步抒发了岁月流转中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自然景物变迁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仁义一如此,令人心未夷”则点明了诗人对仁义道德永恒不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1. 作品赏析:“经陈永之”作为沈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还展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诗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和赞美。此外,沈周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在品味诗意的同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经陈永之”作为沈周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人文素养,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风采,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启发人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