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
贤者留相忆,空家住又谁。
草蛩悲语在,树鹊故巢移。
仁义一如此,令人心未夷。
【注释】
经陈永之:指代《经陈郡》。经,通“经”。
委巷:狭窄的街道。
昔来时:过去的时光。
贤者:贤德的人。
留相忆:留下思念。
又谁:还有谁。
草蛩(qióng):蟋蟀。蛩,一种昆虫,善鸣。语在:声在。
树鹊:喜鹊,常在树上筑巢。故巢移:旧巢已迁。
一如此:都是这样。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抒写诗人对往昔贤士陈郡太守殷淑的怀念之情。
首联:“分明经委巷,不是昔来时。”这两句是说,现在这里虽然仍然是一条经过的小巷,但已经不是往日那地方了。这里既写了景物的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经”通“经”,意谓经过,“委巷”指小巷。“不是昔来时”表明了时间的变化和环境的转移,也暗示了作者与过去贤人之间的距离感。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更是时间上的,它使得过去的美好时光无法再现,只能通过想象来回忆。
颔联:“贤者留相忆,空家住又谁?”这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贤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用到了“留相忆”这个表达,意味着贤者虽然已经离开,但他留给人们的怀念之情仍然存在。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诘的语气,加强了对贤者的怀念和追忆之情。然而,诗人同时也意识到,无论贤者如何离去,他的居所已经空无一人,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凄凉和寂寞。这种情感既是一种对过去的怀旧之情,也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颈联:“草蛩悲语在,树鹊故巢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象,以及这些景象带给他的感受。这里的“草蛩”指的是蟋蟀,“树鹊”指的是喜鹊,都是常见的鸟类。它们在自然界中发出的声音,成为了诗人记忆中的一部分。而“故巢移”则是指这些鸟儿的旧巢已经迁移或消失,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尾联:“仁义一如此,令人心未夷。”这两句是对前面所有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到了“仁义”这一关键词,它既是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诗人所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诗人认为,仁义作为一种美德,应该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实践。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心灰意冷的,因为仁义并非总是能够得到体现或遵循。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仁义缺失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贤者的怀念之情、对时间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仁义缺失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过去、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努力实践仁义之道,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