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同诸君游石井山

绝巘攀跻外,苍茫秋色残。
云山千里出,烟树万家攒。
石转奔涛壮,天空落日寒。
扶桑一矫首,海气正漫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杪秋同诸君游石井山》是明代诗人沈瑞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沈瑞徵,明代诗人,其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1. 诗歌原文
    绝巘攀跻外,苍茫秋色残。
    云山千里出,烟树万家攒。
    石转奔涛壮,天空落日寒。
    扶桑一矫首,海气正漫漫。

  2. 诗歌赏析

  • 景色描写:诗人通过对石井山的雄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绝巘攀跻外”形容山峰之高峻,“苍茫秋色残”则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辽阔。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景物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仰之情。“扶桑一矫首,海气正漫漫”中,扶桑即太阳,诗人抬头仰望,感叹着大海的广阔与时间的无情。
  1. 创作背景
  • 据记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具体时间不详。
  • 当时正值秋季,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了石井山,并创作了这首描写山景和自然风光的诗。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意象,如“云山”、“烟树”,以及“石转奔涛”,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语言风格: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字句之间充满了诗意,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杪秋同诸君游石井山》不仅是明代诗人沈瑞徵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