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渔火夜磷磷,歌罢《吴趋》亦怆神。
废苑空洲长是水,屟廊无草不知春。
满城明月乌啼树,一市秋风鹤引人。
古往今来唯有恨,暮山青霭自嶙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胥江渔火夜磷磷,歌罢《吴趋》亦怆神。
废苑空洲长是水,屟廊无草不知春。
满城明月乌啼树,一市秋风鹤引人。
古往今来唯有恨,暮山青霭自嶙峋。
《偶泊胥江同君房怀古作》是明代诗人沈明臣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与变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古诗:
作者简介:沈明臣,浙江鄞县人,字嘉则。他是一位诸生,曾与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庞大,约七千余首,其中《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等都展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歌原文:胥江渔火夜磷磷,歌罢《吴趋》亦怆神。 废苑空洲长是水,屟廊无草不知春。
诗歌鉴赏:《偶泊胥江同君房怀古作》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在夜泊胥江时的所见所感。“胥江渔火夜磷磷”描绘了夜晚胥江上的渔火闪烁,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歌罢《吴趋》亦怆神”则透露出诗人因歌曲而起的哀愁情绪。“废苑空洲长是水,屟廊无草不知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废苑荒洲常年被水淹没,即使没有草丛也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艺术特点:此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却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胥江渔火和废苑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同时,诗歌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废苑空洲”象征着历史的荒凉与人事的沧桑。
《偶泊胥江同君房怀古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也是明代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