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泛舟滮湖

春日晴湖四望赊,东风摇曳绿杨斜。
钟声隔岸翻经处,帘影穿林卖酒家。
鸂鶒队中喧画舫,鸳鸯堤上𩰚香车。
遥怜年少人如玉,故向楼头弄琵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泛舟滮湖》是明代诗人沈尧中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春天滮湖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湖上泛舟时的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沈尧中(1504年—1579年),字执甫,号瀛壶,嘉兴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他出身清贫,却酷爱学问和历史,曾编纂过《沈司寇集》及其他著作。
  1. 诗词原文
    春日晴湖四望赊,东风摇曳绿杨斜。
    钟声隔岸翻经处,帘影穿林卖酒家。
    鸂鶒队中喧画舫,鸳鸯堤上?香车。
    遥怜年少人如玉,故向楼头弄琵琶。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春日晴湖四望赊,东风摇曳绿杨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滮湖画面。诗人用“春日晴湖”来开篇,不仅点明了时节,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四望赊”则形容湖面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感。
  • “东风摇曳绿杨斜”进一步展现了春风拂动下,柳树随风摇摆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享受。
  • “钟声隔岸翻经处,帘影穿林卖酒家”两句通过声音(钟声)和色彩(帘影)描写滮湖周边的环境,使画面更为丰富和立体。这种对环境细节的捕捉,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敏锐的观察力。
  • 诗的后半部分“鸂鶒队中喧画舫,鸳鸯堤上?香车”则是对湖上活动的描述。鸂鶒和鸳鸯是水鸟的代表,它们在水中游弋或栖息的画面,增添了诗意和动感。“?香车”可能指的是贵族或官员乘坐的豪华车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层次和奢华。
  • 最后两句“遥怜年少人如玉,故向楼头弄琵琶”以抒情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人才华横溢、美丽动人的羡慕之情。同时,“故向楼头弄琵琶”,也暗示了滮湖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地,也是文化和艺术的聚集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春日泛舟滮湖》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受到后世赞誉,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滮湖的自然美和文化魅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美好向往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