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寄韩生于玉融

朔风振憾似潇湘,满树归鸦噪夕阳。
不见王孙停驷马,惟闻牧竖唤牛羊。
荒山野水悲长夜,懒鬓疏容怯冻霜。
漠漠阴云愁黯黯,几时相对一炉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寄韩生于玉融》是明代诗人王秋英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韩生的深切思念和关切之情。下面将从诗作原文、艺术特色、情感表达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朔风振憾似潇湘,满树归鸦噪夕阳。不见王孙停驷马,惟闻牧竖唤牛羊。荒山野水悲长夜,懒鬓疏容怯冻霜。
  • 译文:寒风凛冽如潇湘之境,枝头的归鸟在夕阳下聒噪不停。不见你驻足马车中,只听牧童呼唤牛羊的声音。荒凉的山野间弥漫着悲凉的长夜,我的白发稀疏、面容憔悴,抵御着寒冷的霜冻。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通过“朔风”和“夕阳”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比喻生动:“归鸦噪夕阳”这一意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乌鸦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 意象选择:诗中选取了“朔风”、“夕阳”、“归鸦”、“牧竖”等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元素和人文景观,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
  1. 情感表达
  • 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友人韩生可能身处的环境中的细节,传达了对自己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 孤独感:诗中的“荒山野水”、“懒鬓疏容”等词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
  • 期待之情:“惟闻牧竖唤牛羊”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友人归来的期待和盼望。
  1. 历史文化价值
  • 明诗典范:《冬日寄韩生于玉融》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体现了明初诗歌的风格和特色。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 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首诗都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成为人们情感共鸣的桥梁。

《冬日寄韩生于玉融》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明代诗歌的瑰宝,而且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人感情的一种抒发,更是对友情和人性的一种深刻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