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偕二三子登定惠院亭

台榭枕黄州,春深岸帻游。
云孤开石壁,地拔俯江楼。
触目烟花散,伤心岁月流。
弃捐知己矣,童冠几销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偕二三子登定惠院亭》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廷陈,字稚钦,号王廷瞻,湖广黄冈人。他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但因其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罚跪受杖。尽管屡遭挫折,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以饮酒为伴,啸歌田野间。
  2. 诗词原文
    台榭枕黄州,春深岸帻游。
    云孤开石壁,地拔俯江楼。
    触目烟花散,伤心岁月流。
    弃捐知己矣,童冠几销忧。
  3. 诗词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首句“台榭枕黄州”勾勒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景象,暗示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接着,“春深岸帻游”表达了春天的景色带给人的愉悦心情。然而,后两句“云孤开石壁,地拔俯江楼”,“触目烟花散,伤心岁月流”,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弃捐知己矣,童冠几销忧”更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王廷陈的《暮春偕二三子登定惠院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