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思道七首 其一

赤壁陪仙宴,苍江识壮颜。
使君趋石上,候吏出花间。
解缆欲何往,投簪及此还。
长风解相送,一瞬万重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方思道七首·其一》是明代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不仅展示了王廷陈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他的豪放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王廷陈(1512-1584),字子充,号渔阳子,江苏无锡人,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被后人传诵。
  • 文学成就:王廷陈在明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视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 诗词原文
    赤壁陪仙宴,苍江识壮颜。使君趋石上,候吏出花间。解缆欲何往,投簪及此还。长风解相送,一瞬万重山。

  2. 诗意解析

  • 赤壁陪仙宴: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其中“陪仙宴”暗示了这是一个非凡的场合,可能是与神仙或高官贵族的聚会。
  • 苍江识壮颜:通过对苍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认识朋友风采的深刻含义。
  • 使君趋石上,候吏出花间:这里的“使君”和“候吏”可能指的是宴会中的贵宾和侍者,他们在宴会中的角色和作用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 解缆欲何往,投簪及此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启程离去的愿望,同时暗示了与友人的离别之痛。
  • 长风解相送,一瞬万重山:用“长风”象征友人的祝福,而“一瞬万重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寄方思道七首·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记录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