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彦起秀才

身抱丘明疾,家罹原宪贫。
亲年迨垂老,儿齿未成人。
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
何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彦起秀才》是明朝王汝玉所作且具有深刻含义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汝玉(1498—1563)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及社会忧患为主,其中《柬彦起秀才》是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1. 原文:《柬彦起秀才》全文如下:“身抱丘明疾,家罹原宪贫。亲年迨垂老,儿齿未成人。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何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

  2. 内容解析

  • 身抱丘明疾,家罹原宪贫:表达了作者自身遭受疾病的痛苦和家庭贫困的现实困境。”邱明”指的是古代著名医学家,“丘明疾”指的就是医生之病,这里比喻作者自己身体上的不适与疾病的折磨。“原宪”是指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原思,他因贫穷而居贫贱之位,此处用以形容家境的困顿。
  • 亲年迨垂老,儿齿未成人:描绘了作者家中长辈年事已高,子女尚小,无法自立的悲凉景象。“迨”在这里意味着“将近”、“即将”。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家庭成员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 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通过对比山中的寒冷和春天的温暖,表达了作者与亲人分别时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何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表达了作者归乡探亲后的感慨与询问。“何当”即“何时”,“归去后”指的是归乡之后。“子”在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侄子或侄女,“问艰辛”则表示了作者想要了解家人在生活上所经历的困难与挑战。

《柬彦起秀才》不仅是王汝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