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经淮阴

旅怀诗思共依微,河畔移舟对夕晖。
平沙杳杳人孤渡,远水悠悠雁自飞。
重城月出钟声尽,极浦烟深树影稀。
惆怅王孙徒极目,白鸥来往钓鱼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经淮阴》是清代康熙皇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描绘了淮水两岸的景象和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洪,明朝时期的人,具体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在后世被多次传颂。据称他擅长写诗,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较为朴实。

  2. 诗句解析:《晚经淮阴》中,“淮水笼烟夜色横,楼鸦不定树头鸣”描写了夜晚淮水的景色和乌鸦栖息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感觉。“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则展现了繁忙的水路和船上的欢声笑语,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两联诗共同构建了一个既有自然之美也不失人文繁华的场景。

  3. 历史背景:清朝康熙年间,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淮河流域作为当时的交通要道,频繁发生水患,治理淮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康熙帝亲自参与了多次治淮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晚经淮阴》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故事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社会状况及文化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