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道士

天转招摇近,山藏句曲深。
龙归丹井暗,松覆碧坛阴。
卖药留金诀,看云抱玉琴。
夜来笙鹤下,相应步虚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茅山道士》是明代王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王称,明代福建永福人,字孟扬,一作孟扬。他生于洪武年间,卒于永乐初年。在王称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科举入仕到因政治原因下狱的曲折经历。他曾任国史院检讨等职,与解缙交好,但后因政治牵连遭到冤屈。

《寄茅山道士》这首诗以描绘茅山道士的生活环境为开篇,“天转招摇近,山藏句曲深”两句,生动地勾画出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诗人不仅描述了环境的幽静,更通过这样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龙归丹井暗,松覆碧坛阴”进一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诗中还体现了王称对道教文化的尊崇和理解。“卖药留金诀,看云抱玉琴”两句,不仅展示了道士高超的技艺,也反映了道家文化中的修炼和超然物外的理念。而“夜来笙鹤下,相应步虚吟”则表现了一幅夜晚道士吹奏笙箫、仙人往来的仙界画面,展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寄茅山道士》不仅是王称个人经历和思想的写照,更是明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造诣,也能深入理解道教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