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

五亩幽栖地,谋生不愿馀。
门淹户牖辙,架秩邺侯书。
富贵凭蕉鹿,文章辨鲁鱼。
尚馀骄吝在,且欲倩君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是明朝王鏊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王鏊(1450—1524)是一位明代的名臣和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亦称拙叟,被学者尊称为震泽。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许多诗歌、散文等形式,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五亩幽栖地,谋生不愿馀。门淹户牖辙,架秩邺侯书。富贵凭蕉鹿,文章辨鲁鱼。尚余骄吝在,且欲倩君锄。
  3. 主题思想:王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五亩幽栖地”暗示了诗人所追求的是远离世俗喧嚣的隐居生活,而非权贵与财富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富贵”、“文章”等词的使用,王鏊批判了那些追求名利、缺乏真才实学的人,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而不是外在的荣耀与财富。
  4. 艺术手法:王鏊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富贵凭蕉鹿”用“蕉鹿”来比喻那些追逐虚幻富贵的人,而“文章辨鲁鱼”则用“鲁鱼”形容文章的错误与不清晰,以此讽刺那些华而不实的文风和浅薄的知识。此外,“尚余骄吝在,且欲倩君锄”这两句话更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重视,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文化影响:《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不仅是王鏊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王鏊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这首诗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是王鏊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的一部杰作。这首诗不仅仅是王鏊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更是明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