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哲初就外傅

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
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
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
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延哲初就外傅”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亦称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博学有识鉴及经学通明而著称。他不仅是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也是影响一代文风的重要人物。
  • 文学成就:王鏊对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创作不仅在数量上丰富多样,更在质量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延哲初就外傅》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 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
  • 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
  1. 诗歌赏析
  • 首句解析:“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这里通过对比宫墙的高大与孩童的无知天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与知识理解深度的不同态度。宫墙象征着成人世界的复杂和高墙,而儿童则代表着纯真未凿,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 次句解析:“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此句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和环境并不受外在限制,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坚持自己的学习步伐。这反映了诗人对学习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价值的肯定。
  • 末两句赏析:“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岁增长带来的智慧和成熟的认可。通过“堪付”二字,诗人传达了一种责任和担当,即使岁月流转,依然能够肩负起传承知识的责任。而“头角年来欲渐齐”,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才能和见识逐渐显露出来,意味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 结语鉴赏:“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最后一句中,“庾郎”指唐代著名诗人庾信,诗人以庾信自比,表达了自己虽非文人骚客,却也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悟来启迪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哲初就外傅》不仅是王鏊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佳作,同时也是了解明代文学风貌和王鏊个人思想的重要窗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