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司马失子二首 其二

死生难得似东门,泪眼逢春转觉昏。
顿悟要从迷处得,浮生须著梦中论。
雪迎炽炭愁方却,月近顽云势易吞。
嬴博有封那复记,庭前苦竹已生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司马失子二首·其二》是明朝王鏊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鏊(1350—1424)字济之,号守溪,谥文恪,临海(今属浙江)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他在明初为官,曾因直言进谏而被降职,但他仍不改其志,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诗歌原文
    死生难得似东门,泪眼逢春转觉昏。顿悟要从迷处得,浮生须著梦中论。
    雪迎炽炭愁方却,月近顽云势易吞。嬴博有封那复记,庭前苦竹已生孙。

  3. 诗歌注释:《和刘司马失子二首·其二》是王鏊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得失等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4.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得失等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死生难得似东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顿悟要从迷处得,浮生须著梦中论”两句,则是对生死得失的深刻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介绍文学作品《和刘司马失子二首·其二》以及作者王鏊的背景信息,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