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未逐云归岫,佳会初逢日在奎。
但许兼谟居席末,还如无已在江西。
乡邦自昔谁同会,人事从来苦不齐。
南北故交风雨散,我来诗句若为题。
题五同会诗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鉴赏:《题五同会诗后》
在明代的文人聚会中,《题五同会诗后》无疑是一篇引人注目的作品。作者王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艰辛与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诗篇开篇“闲情未逐云归岫,佳会初逢日在奎”,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种心境的表现。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隐逸之士,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如同日出时的光芒照亮天际,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但许兼谟居席末,还如无已在江西。”这句话则透露出一种谦逊与自谦的情感。诗人在提到自己的作品被接受时,并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将其归功于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谦逊的态度,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宽广,也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真诚态度。
诗的最后一句“南北故交风雨散,我来诗句若为题。”更是充满了哲理和感慨。这里的“风雨散”可能寓意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和无常,而“若为题”则暗示了这些诗句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产物,或许也是对过往友情的一种回忆和缅怀。
《题五同会诗后》不仅是一首诗作,更像是一段关于友情、艺术与生活的故事。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还能深刻理解到古人在文学创作中对于情感与理念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