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

莫把功名更问天,一朝阙下赋归田。
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
太湖波浪如天阔,不碍鸱夷一钓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是明代名臣王鏊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晚年自号拙叟,被学者尊称为震泽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王鏊一生经历了明朝初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曾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并因政治上的失意辞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在文化上亦有建树。
  1. 作品原文
    莫把功名更问天,一朝阙下赋归田。
    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

  2. 诗意解析

  • 莫把功名更问天: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地位的超脱态度,认为功名不应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 一朝阙下赋归田:意味着诗人决定放弃官场生涯,回到家乡过平淡的生活。
  • 迂疏自缺匡时策:这里的“迂疏”指代了诗人性格中的固执或不善变通,而“匡时策”则指帮助时局的策略。诗人认为自己在时局中未能提出有效的匡正措施。
  • 衰病多蒙主上怜:反映了诗人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常受主上怜悯的情况。
  • 便制荷衣随野叟:形容诗人放下官服,穿上轻便的衣物,像普通老人一样生活。
  • 永将云路让时贤:表达了诗人愿意退隐江湖,不再涉足权力斗争,而是与有才能的人一同行走于青云之路。

王鏊的《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政治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王鏊的文学造诣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