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杨梅

高林乍摘杨家果,风叶翛翛玉露寒。
染指忽惊猩血紫,饤筵争爱鹤头丹。
谁将物产修为谱,多谢山翁馈满槃。
却忆退朝门下赐,美芹思献自知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人送杨梅”是明朝王鏊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王鏊的这首诗《谢人送杨梅》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赞赏,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友情之深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展开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高林乍摘杨家果,风叶翛翛玉露寒。”
  • 译文:“刚从高高的树林中摘取了杨家的果实,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好像在诉说着秋日的凉意。”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王鏊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成功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杨梅成熟的景象。诗中“高林乍摘杨家果,风叶翛翛玉露寒”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杨梅树的高大与枝叶的繁茂,还通过“玉露寒”三字传达出秋天特有的清凉感。
  • 情感表达:诗中的杨梅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友情的象征。诗人通过赞美杨梅的美丽,间接表达了对友人馈赠之情的感激和珍惜。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王鏊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期。他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歌不仅是抒情的手段,还是反映社会风貌和文化态度的重要载体。
  • 个人经历:王鏊可能因某种机缘巧合,得到了友人赠送的杨梅,并在得到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这样的创作往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

“谢人送杨梅”不仅仅是王鏊个人的一次创作实践,它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情感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友情和感恩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