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深夜尚孤征,兀坐蓬窗看月明。
两岸秋虫互相应,不知端复为谁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扁舟深夜尚孤征,兀坐蓬窗看月明。
两岸秋虫互相应,不知端复为谁鸣。
《晚渡白洋湾》是一首描写夜晚渡船情景的古诗,由明末清初诗人王鏊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有些许寂寥的水乡夜色图,通过对夜行扁舟、孤征之人和秋虫声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深沉情感。诗中“兀坐蓬窗看月明”一句,不仅传达了诗人在船上的孤独与沉思,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月夜的普遍情感体验。
《晚渡白洋湾》不仅是一首反映水乡风情的诗歌,也是王鏊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体现。王鏊在诗中通过夜晚渡船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以及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成为读者可以共鸣的心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