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卧常迟,摇摇动轻箑。
仰啸取天风,风在梧桐叶。
庭梧七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鏊的《庭梧七首 其三》是一首描写夏日夜晚静谧景象的古诗。《庭梧七首 其三》是明代文学家王鏊的作品,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夜的静谧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明代著名官员和文学家,生于1450年,卒于1524年,祖籍吴县(今江苏苏州)。他十六岁时便因其文才而传诵于人,后在成化十一年中进士,并历任编修、弘治年间的官职。王鏊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卓越表现,他的文学造诣也同样令人瞩目。
诗文原文:《庭梧七首 其三》中的诗句为“暑夜卧常迟,摇摇动轻箑。仰啸取天风,风在梧桐叶”。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夜中,躺在床上久久不愿入睡的情形,以及他如何借助摇晃着的小扇子来寻找凉爽,最终抬头仰望天空,享受着微风吹拂的感觉。
诗意赏析:王鏊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夏日夜晚的一个简单写照,更蕴含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摇摇”与“仰啸”两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寻找自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而“风在梧桐叶”一句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王鏊的《庭梧七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