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一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一》是一首由明代文学家杨升庵(字用修,号升庵)创作的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丰城遭遇宸濠之变后,因奉敕前往福建平叛军,途经江西时的经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感叹以及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期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赴福建平定叛乱:杨升庵作为明朝的官员,被朝廷委以重任,前往福建平定当地的叛乱。这次任务不仅考验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是一次重要的政治行动。
  • 途中遭遇宸濠之变:在前往福建的路途中,杨升庵不幸遭遇了宸濠的叛乱,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导致他不得不紧急返回江西吉安,并在那里集结兵力准备对抗。

2. 诗歌原文

  •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描述了杨升庵在夜间住宿时听到雷声的情景,这个细节可能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或个人内心的忧虑。
  • 次早知山下大雨:暗示着天气的变化,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风暴或灾难。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描述一个晚上的场景和次日的天气变化,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经历中所感受到的混乱和不确定性。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动荡局势,同时也能理解到诗人在面对这种困境时所展现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