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三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天池之水近无主,木魅山妖竞偷取。
公然又盗山头云,去向人间作风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是明代诗人王守仁的作品,共三首诗。第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住宿在天池边,听到了雷声的情景。第二首则描述了作者早晨得知山下将有大雨的情况。第三首则是作者对于这种变化的思考和理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守仁,字公望,号阳明。他在明朝中期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南京兵部尚书等,对明朝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既有描述自然现象的,如“雷震天池”和“雨洒山前”;也有表达作者情感的,如“心惊胆战”、“夜深人静”。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王守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与忧虑。

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例如,“雷震天池”一句中,“雷震”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巨大和震撼力,而“天池”则暗示了这个声音的来源。整首诗读起来既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又能体会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