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驿

蹙浪喷江门,幽洞冒琼树。
寒林碧参差,秋嶂莽回互。
白龙不定眠,中江起烟雾。
素舫历长波,凌兢戒前路。
客行不能留,已过青莎渡。
所期心遥遥,离居岁云暮。
帝子隔沅湘,浮云落何处。
揽古心飞扬,寒空屡延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洞驿》是明代文学家、哲学家王廷相的五言古诗,通过描绘木洞驿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时光荏苒的感慨。以下是关于此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王廷相,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他的博学强记和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等成就使他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 写作时期:虽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这首诗应是在明朝晚期或清朝初期创作的。
  1. 诗歌原文
  • 原文:《木洞驿》

  • 译文注释:蹙石路如线,
    松风入夜清。

  •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木洞驿周围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用词考究,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思乡和感慨之情。

  1. 思想内涵
  • 哲学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隐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诗人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哲学素养。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木洞驿》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王廷相文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作。
  1. 现代价值: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们反思自我、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资源。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木洞驿》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代表了明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探索。这首诗不仅适合文学作品爱好者深入研究,也适合于广大公众作为欣赏和学习的范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