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遇杜道士

晚渡桑干水,西风匹马过。
寒城归鸟急,古道夕阳多。
邂逅班荆地,萧条伐木歌。
悤悤更南北,回首意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涿鹿遇杜道士》是宋代诗人王同祖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晚渡桑乾水,西风匹马过。寒城归鸟急,古道夕阳多。邂逅班荆地,萧条伐木歌。悤悤更南北,回首意如何。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渡桑乾水时所见景象,以及与一位杜道士的邂逅

诗歌开头“晚渡桑乾水,西风匹马过”展现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图景,西风吹拂着诗人骑着马渡过桑乾水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晚渡”和“西风”这两个关键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感觉,为接下来的描写做铺垫。

“寒城归鸟急,古道夕阳多”两句进一步细化了画面。诗人看到的是寒冷的城门里飞回的鸟儿急促的身影,古道上夕阳下的萧瑟情景。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邂逅班荆地,萧条伐木歌”两句转入了与杜道士的相遇。在这里,“班荆地”指的是朋友间非正式地相聚的地方,而“伐木歌”则可能是他们共同的生活或劳作场景。这句诗通过描述这种偶遇,展现了一种朴实无华而又温馨的氛围。

“悤悤更南北,回首意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偶遇的感慨。这句诗中的“更南北”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而“回首意如何”则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反思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天夜晚,以及诗人在这样一个时刻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

王同祖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这首《涿鹿遇杜道士》不仅仅是一首诗的简单创作,更是他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例如,诗中所表现的孤独、落寞以及对于自然的感慨,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常见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

《涿鹿遇杜道士》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的诗歌,更是王同祖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因此,对于喜欢古代文学和诗歌的读者来说,《涿鹿遇杜道士》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欣赏与研究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