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桑干水,西风匹马过。
寒城归鸟急,古道夕阳多。
邂逅班荆地,萧条伐木歌。
悤悤更南北,回首意如何。

【注释】

桑干水:指桑乾河,即今永定河。涿鹿(Zhuolu)遇杜道士:唐李贺《赠陈商》诗:“我思君已熟,我道君未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文。”又据刘昌《芦浦笔记·涿鹿遇道士》:“余尝于涿鹿见一道士,云:‘某月某日当死,某日某时当生。’后数年果卒,其家以纸钱焚之,遂活。”杜甫曾作《赠陈商》诗赠之。杜道士:《太平广记》卷二六五载,杜光庭,庐州人,字宾王,唐中叶道士,隐居庐山。晚渡桑干水:晚,傍晚。桑干,即桑乾河,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北。过:经过。

寒城:寒冷的城池。归鸟急:归巢的鸟儿疾速飞回。夕阳多:落山的太阳。班荆:用荆条编成的席子。古道:古老的道路。伐木歌:砍伐树木时的歌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与病夫扬雄、丁夫之徒,交欢为乐,同师而友。”此“伐木”当是说砍削树木。悤悤:惆怅不安貌。更南北:徘徊不定的样子。

【译文】

傍晚渡过桑干河。晚风凛冽独自骑马行。

寒城的归鸟急促飞行,古老的道路上夕阳映衬着。

在邂逅相遇的地方,听到伐木歌声悠扬。

惆怅不定地徘徊不定,回首望去意绪难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晚秋时节渡河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首句开门见山,写诗人傍晚渡河时的情景。桑干河是一条大河,它流经河北北部和山西西北部,注入内蒙古高原上的洋河(今乌加河)。河水清澈,两岸风光美丽,是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此时却只有诗人一人独自乘船渡过,所以显得格外孤独。第二句点明渡口的西风劲吹,使诗人不得不紧裹着衣襟,马儿也感到瑟瑟发抖,这就更加渲染出了环境的严寒,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第三句“寒城”,是说归巢的鸟儿疾速飞回;“古道”,则是指落山的太阳。这两句是互文,说明诗人是在傍晚渡河的。末句“邂逅”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希望遇到知音,但又害怕遇到朋友;他希望能听到朋友的歌声,但又担心朋友会嘲笑自己;他既羡慕友人的生活,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最后两句写在邂逅相遇之处,见到友人正在砍柴伐树,唱起歌来。这时诗人的心情才稍稍舒畅了一些。但诗人仍然感到惆怅不安,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这位朋友。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构思巧妙,寓意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