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泛舟役,湖水白弥弥。
山程无喧呼,沿洄摘芳芷。
风水无常期,扣舷亦自喜。
向晦焚膏油,独卧深苇里。
山行阻风宿湖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行阻风宿湖口》是明代王问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原文内容、创作背景、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介绍:
原文内容:诗的开头“早从泛舟役,湖水白弥弥”描述了诗人早晨开始泛舟的场景,湖水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接着“山程无喧呼,沿洄摘芳芷”描绘了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时,周围环境安静,仿佛是在采摘芳香的草药。“风水无常期,扣舷亦自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欣赏,认为即使是不可预测的风和水也有其美丽之处。最后两句“向晦焚膏油,独卧深苇里”反映了夜晚的到来,诗人点起灯火,独自躺在茂密的苇丛中休息。
创作背景:根据现有资料,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未明确记录,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明朝的一个宁静的春日早晨完成的。当时王问可能刚刚结束了一天的水上劳作,准备返回家中。
主题思想:《山行阻风宿湖口》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自己的心境变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湖水白弥弥”、“沿洄摘芳芷”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
《山行阻风宿湖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篇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这首诗不仅值得一读,而且能够启迪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找到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