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陡寒

居人忘岁年,忽闻寒风发。
晓起衣裳单,呼儿理新袷。
香粳应时刈,坏室初置锸。
一饱仍偃卧,山中意已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陡寒》是明代诗人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王问,字子裕,明朝常州府无锡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出身。他曾任户部主事、监徐州仓等职,以减羡耗十二三而闻名。父亲去世后,王问不再为官,而是选择了隐居于湖滨宝界山之中,过着以诗文和丹青相伴的生活。
  2. 作品原文:居人忘岁年,忽闻寒风发。晓起衣裳单,呼儿理新袷。香粳应时刈,坏室初置锸。一饱仍偃卧,山中意已洽。
  3. 诗作赏析:这首五言绝句简洁地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深山中的隐士的简朴生活。首句“居人忘岁年”表现了作者对外界繁华岁月的遗忘,转而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第二句“忽闻寒风发”则通过“忽闻”二字展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寒意,以及随之而来的警觉和准备。第三句“晓起衣裳单”反映了清晨起床时的寒冷与简朴,同时也体现了隐者的生活节奏和习惯。第四句“呼儿理新袷”,则是描述了与家人共同应对寒冷的情景,增添了亲情的温暖。第五句“香粳应时刈”则描绘了收割季节农活的忙碌,而第六句“坏室初置锸”则展示了收拾工具准备开始劳作的场景。最后一句“一饱仍偃卧,山中意已洽”表达了满足于一餐饱饭后的安逸,以及在山中生活的惬意心情,使得整首诗显得和谐而充满哲理。

《山中陡寒》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情趣的五言绝句,通过对隐居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和场景的捕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