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二首 其二

时辈让才雄,高谊古人中。
陈诗伤鲁道,览俗见齐风。
登岱诸山小,探洙众水通。
归朝思献纳,应有发宸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二首其二”是明代王慎中的作品。王慎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周石崖处理鲁藩狱案的敬佩和赞扬,同时也透露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贡献的期待。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首诗:

  1. 文学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写于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诗歌艺术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常常以诗词歌赋来记录历史事件,抒发个人情感,或表达对时政的看法。
  • 作者生平:王慎中(1505年—1559年),字道思,号遵巖,明朝文学家、官员,因擅长散文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以内容深刻、文风朴实著称,其作品《遵巖集》收录了他的多部散文和诗歌。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与解读:“时辈让才雄,高谊古人中。”这句表达了他对周石崖才能的赞赏,认为他的才华如同古人一样杰出。
  • 陈诗伤鲁道,览俗见齐风。” 这里的“陈诗”指的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鲁地的关心和哀愁,“览俗见齐风”则反映了他观察到的齐国风俗,即齐风所倡导的社会风貌。
  • 登岱诸山小,探洙众水通。” 这句话描绘了他在泰山登山途中所见,泰山虽小,却能通达四方。
  • 归朝思献纳,应有发宸聪。这里的“献纳”意味着进言陈述,表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辞来启迪皇帝的智慧。
  1. 文学价值
  • 思想情感:王慎中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他的诗词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的现实与理想。
  • 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泰山、水流等,王慎中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二首其二》不仅是王慎中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文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思考与反馈。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