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辈让才雄,高谊古人中。
陈诗伤鲁道,览俗见齐风。
登岱诸山小,探洙众水通。
归朝思献纳,应有发宸聪。

【注释】:

  1. 时辈:同辈的人。
  2. 让才雄:才华横溢。
  3. 高谊:高尚的节操和情义。古人中:古人之中。
  4. 陈诗:指陈说、阐述诗的道理。
  5. 览俗:观察风俗。见齐风:见《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我徂东山”一节,其中有“鲁道有荡”“齐子发祥”等诗句。齐风:齐地的音乐风格。
  6. 登岱诸山小:登泰山的群峰小而矮。岱:泰山,又称岱宗。
  7. 探洙众水通:探索洙河众多的水流,即泗水。洙:泗水。
  8. 归朝:回朝廷。思献纳:思考如何向皇帝进言,献计献策。
  9. 宸聪:皇帝的聪明才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为友人周石崖治理好鲁藩狱事后,返回京城途中所作的二首七律之一。全诗四联各具特点,内容上既写景抒情,又叙事议理;形式上,既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佳句,又有意境深远,耐人咀嚼的名句。
    首联起势不凡。“时辈让才雄”,是说同辈之人都自恃才华出众,因而相互推让。“高谊古人中”,意谓自己的高尚节操与古人相比,不在他人之下。这一句以“高谊”二字领起,突出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颔联写自己作陈诗陈述道理,观察风俗,并由此而想到齐地的音乐风格。“陈诗伤鲁道”,意谓自己作陈诗时所表达的对国家大事的看法与孔子的思想相吻合,因而感到十分伤心难过。“览俗见齐风”,意谓自己通过观察风俗人情,而想到齐地音乐的风格。“览俗见齐风”,与“陈诗伤鲁道”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颈联写诗人登上泰山之后所见的景色。“登岱诸山小”,意谓登上泰山之后所见的群峰都是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探洙众水通”,意谓探视洙水众多的水流,都是那么畅通无阻。这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尾联抒发了诗人回到朝廷后,思考如何向皇帝进言,献计献策的心愿。“归朝思献纳”,意谓回到朝廷之后,思念着怎样进言献计。“应有发宸聪”,意谓一定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和理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效力,为皇上分忧的美好愿望。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格调高亢爽朗,体现了诗人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