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
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
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
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
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
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
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
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
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
伯母颜孺人七十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母颜孺人七十寿》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作于嘉靖五年(1526年),当时王慎中担任户部主事,并因与名士唐顺之齐名而受到瞩目。该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向伯母颜孺人的七十大寿致以贺词。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作者简介:王慎中(1504-1539),字道思,号南江,又号遵岩,福建晋江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师法曾、王,且与唐顺之齐名,被后世誉为“文坛三巨头”之一。在官场上,他曾历任多个要职,但最终因不满夏言而被落职归乡。王慎中不仅在诗文上有卓越成就,其学问也广受赞誉,被视为明代古文的典范人物之一。
原文节选:
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内容解析:
- 庆祝场景: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盛大宴会的场景,华堂之上高悬的旗帜迎风飘扬,宾客们聚集一堂,准备共同庆祝一位尊贵的长者的生日。
- 表达敬意与祝福:诗中的“平旦欣欣孙子集”,表明家人和孙辈们早早来到现场,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奉充孺人腹中实”,则意味着食物丰富,足以满足长者们的需要。
- 祝寿言辞:从子慎中上前致辞,表达了对颜孺人的敬爱以及对其长寿的祝福。“今年孺人年七十”,直接点明了颜孺人的年龄,同时暗示了对她一生的赞赏与纪念。
- 文化意义:
- 家族荣耀:此诗反映了家族内部的情感纽带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歌的形式,王慎中不仅表达了对家族长辈的尊敬,也展现了个人文学才能的展示。
- 社会价值: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往往将文学作品视为传承文化和教育后代的手段,此类作品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
-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歌中大量使用意象,如“华堂”、“高筵”、“平旦”等,这些词汇不仅营造了节日氛围,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 情感表达:诗中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对颜孺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伯母颜孺人七十寿》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颜孺人的七十寿辰的庆祝,展现了家族成员间的亲情和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是对颜孺人个人的颂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