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偕允兆德砺侄象先延清避暑兴教寺分得持字

萧寺洽心期,幽偏乐事宜。
清斋分法喜,净水泻军持。
树古绿阴覆,庭虚白昼迟。
晚凉仍自恣,馀兴寄枯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偕允兆德砺侄象先延清避暑兴教寺分得持字》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载于1765年(乾隆四十)的《燕京诗存》,全诗如下:

夏雨连绵湿到秋,山中无事乐悠悠。
风摇竹影清如水,日落松声静似愁。
避暑僧家多雅趣,读书斋里有闲游。
兴来莫待归时节,一任荷花满地流。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情景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首联写夏天雨水连绵至秋天,山中没有事可做,作者感到快乐悠闲。颔联通过竹影、松声的描写,表现了避暑僧家的生活环境清幽雅致。颈联进一步说明避暑生活中的读书与游玩的乐趣。尾联回忆起归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