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骑出长安,都人夹道看。
旗参龙虎动,剑带鸊鹈寒。
玄社新分土,黄金尽筑坛。
九重忧正切,又见选材官。
观出军十首 其一
介绍
《观出军十首·其一》是明代诗人王立道创作的一首诗作。王立道,字元正,号东阳逸史生,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目睹并参与了明代初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这首诗通过描绘万骑出长安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国力强盛、士气高昂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忧虑。
诗中“万骑出长安”一句,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从长安出发的壮观景象。长安作为古都,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与经济的中心,万骑之众的出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盛。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军事力量的强大,更是体现了国家在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都人夹道看”描绘了民众们出于好奇和敬畏而聚集观看的情景。这里的“都人”指代的是长安城中的普通百姓,他们的参与不仅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也反映了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期待。这种场面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
“旗参龙虎动,剑带鸊鹈寒”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通过对兵器的描述来传达军队的威武和士气。这里的“龙虎”和“鸊鹈”,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或象征,用以形容旗帜的气势和军队的锐气。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军队的精锐和强大。
“玄社新分土,黄金尽筑坛”两句则转向了国家内部的治理和建设。这里提到的“玄社”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祭祀场所或者朝廷机构,而“黄金尽筑坛”则暗示了政府在财政上的充足和对重要事务的重视。这不仅显示了国家的繁荣,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九重忧正切,又见选材官”则是对国家政治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担忧。这里的“九重”可能指的是皇宫或者皇帝,而“选材官”则可能是负责选拔官员的官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政治走向的忧虑,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观出军十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军事题材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初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还可以深刻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