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舟中怀杜言开士

把手东林别,尘踪遂远游。
千山犹落木,一岁半行舟。
短烛飘残雨,疏钟应碧流。
知君魂梦静,寻不到罗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越舟中怀杜言开士》是明朝汪彦的作品,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越地区航行时对友人杜言开士的深情怀念和无限思念。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把手东林别,尘踪遂远游。
    千山犹落木,一岁半行舟。
    短烛飘残雨,疏钟应碧流。
    知君魂梦静,寻不到罗浮。

  2. 作品赏析

  • 首句“把手东林别”中的“把手”暗示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而“东林”则可能指代地点或朋友的住所。
  • “千山犹落木”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树木凋零的景象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
  • “一岁半行舟”则表达了诗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的孤独与寂寞。
  • “短烛飘残雨”和“疏钟应碧流”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氛围。
  • “知君魂梦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情感牵挂,同时也体现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 最后一句“寻不到罗浮”,可能是诗人表达对远方友人无法相见的遗憾和无奈。
  1. 写作背景
  • 明代是一个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汪彦作为当时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也受到一定的关注和赞誉。
  1. 作品评价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南越舟中怀杜言开士》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对于研究古代文学、了解明代诗歌发展脉络以及对欣赏古典诗词有兴趣的朋友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