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别二叔父

浮萍骨肉各天涯,小县孤舟共渚花。
久别故园浑似梦,偶逢官舍恍疑家。
婴儿几月牙差长,弟妹三年发并髽。
何日尘缨同接去,竹林泉石卧烟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县别二叔父》是一首明代诗人汪应轸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亲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希冀。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汪应轸作为一位具有卓越文学成就的诗人,其生平经历丰富多彩,包括在政治、学术和社会活动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记。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体现在其担任江西提学佥事等职上,致力于教育和社会改革。

从诗歌原文来看,《青县别二叔父》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著称。诗句“浮萍骨肉各天涯,小县孤舟共渚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人之间的隔阂与牵挂。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对于亲情的珍视。诗句“久别故园浑似梦,偶逢官舍恍疑家。婴儿几月牙差长,弟妹三年发并髽。”更是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从艺术成就来看,该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广为人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种艺术表达不仅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更是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出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青县别二叔父》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够更加欣赏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