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素不出,出则世道寅。
世道久不寅,尔出胡不辰。
尔出胡不辰,吁嗟乎麒麟。
麒麟果何物,允矣兽之仁。
天性实赋予,信靡豢与驯。
有角罔扺物,抵物物不陨。
有趾罔践物,践物物亦伸。
牛羊匪尔类,麋鹿匪尔邻。
谁俾脱于野,大駴鲁野民。
野民疑为怪,不以尔为珍。
苦罹物所戕,弃捐道路尘。
皇皇宣尼父,道逢古城堙。
城堙天四垂,苍茫愁杀人。
徘徊念独往,凄风吹日曛。
扪心静踌蹰,恸哭非尔闻。
野民反贻诮,孰与究其因。
吁嗟麟之厄,此道何由信。
夫何姬辙东,王纲日以沦。
春秋二百年,托之南面尊。
辞严慎予夺,勖哉万世驯。
乱臣及贼子,趼足走逡巡。
不有宣尼父,谁将息纷纭。
吁嗟麟之死,此道何复云。
嘅念周室初,君圣臣亦贤。
凤鸟下千仞,皇风荡极垠。
驺虞美庶物,品类实蕃殷。
囿以道义方,培以仁义根。
斯民幸弗坠,愈久愈不泯。
迨兹日益远,世道遂莫振。
所以宣尼父,感叹难为言。
披图百拜馀,识此眉目真。
靡敢事绮丽,聊以慰斯文。
书泣麟图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泣麟图后》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歌以麒麟为题,通过麒麟这一神话动物象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世道人心的深深忧虑。诗中“麒麟素不出,出则世道寅”开篇即表达了作者对世道变化的敏感和忧虑,指出在世道不振、风气不正的情况下,即使是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也会被世人所忽视或误解。
诗中的“有角罔扺物,抵物物不陨;有趾罔践物,践物物亦伸”等句子,描绘了麒麟虽然拥有威武的外形,但却无法抵御世间的灾难和苦难。这既揭示了麒麟的善良本性,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强者往往欺压弱者的现象。
诗中的“牛羊匪尔类,麋鹿匪尔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和压迫。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皇皇宣尼父,道逢古城堙”,这表明作者在诗歌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希望通过孔子这样的圣贤来指引方向,解决时弊。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书泣麟图后》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通过对麒麟这一象征物的深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当时世道人心的忧虑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展示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