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元善之官铜陵》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送蔡元善之官铜陵》由明代的汪广洋创作,汪广洋(字朝宗)是元明时期的文人,生于扬州高邮,后流寓太平。他少事余阙,精通儒学和篆隶,尤以诗歌见长。在明朝建立初期,汪广洋曾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中书参政等。然而,因胡惟庸案而遭贬谪至海南并被赐死。其诗作多表现了他对政治、文学艺术以及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
诗歌原文:这首诗歌原文如下:
白面黄华使,朱衣紫府仙。仪容追典雅,进退合周旋。
捧檄长观国,宣威每到边。风尘双鬓底,江汉一帆前。
上相怜多艺,诸公念独贤。铜陵开旧治,玉案喜新迁。
拜命兼恩宠,躬行在勉旃。好攀潘岳驾,莫后祖生鞭。
旦日催鸣佩,春华簇舞筵。从来枳棘地,鸾凤岂留连。
- 作品特点:
- 典雅与威严并存:汪广洋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典雅与威严相结合的气质。“白面黄华使”不仅指其外表之雅,也暗示了他的文才;而“朱衣紫府仙”则描绘了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地位。
- 政治与个人情感交织:诗歌中既有对官员赴任的祝福,也不乏对其命运的同情和关切,如“铜陵开旧治,玉案喜新迁”表达了对他即将开启的新职责和新环境的期待。
- 自然景观的衬托:通过对风尘、江汉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汪广洋巧妙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旅途景象。
《送蔡元善之官铜陵》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更是一段关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义交织的历史见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动荡时代中的文化追求与情感表达。